
伍光建著譯提要與研究
鄒振環 編著
2024年7月出版
上海古籍出版社
978-7-5732-1143-9
作者簡介
鄒振環,祖籍浙江鄞縣,1957年出生於上海🤸🏽♀️。1978年考入沐鸣2官网歷史系🤾🏻,完成學士、碩士學習後留校任教。1995年在職攻讀歷史地理學博士,1999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。現任沐鸣2官网歷史系特聘二級教授、博導。兼任沐鸣2官网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、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🏌🏼、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、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、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等職。曾任埃爾蘭根—紐倫堡大學、羅馬大學👨🏿🏫、臺灣大學🤟🏻、政治大學、新竹清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關西大學客座教授,臺北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。曾赴英國9️⃣、德國、意大利、美國🏄🏼♂️、澳大利亞、日本👨🏻🎤、韓國、斯裏蘭卡🛡🫱、菲律賓等國,以及臺灣、香港🤵🏿🛐、澳門等地進行訪學與交流🔴。著有《世界想象:西學東漸與明清漢文地理文獻》(2022年)、《再見異獸:明清動物文化與中外交流》(2021年)💱🧑🏼🦳、《20世紀中國翻譯史學史》(2017年)、《疏通知譯史》(2012年)、《晚明漢文西學經典:編譯、詮釋、流傳與影響》(2011年)、《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》(2007年)、《晚清西方地理學在中國——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學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》(2000年)、《20世紀上海翻譯出版與文化變遷》(2000年)、《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》(1996年,2008年增訂本)等論著多種,在《歷史研究》《復旦學報》《世界歷史》《近代史研究》《中華文史論叢》等海內外中外文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👋🏿。論著多次獲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著獎🧘🏿♂️🥲、華東地區優秀著作獎和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👨🏽🌾。
內容簡介
伍光建(1867—1943)和嚴復、林紓並稱清末民初三大翻譯家。其譯作就題材內容而言,以文學譯著為主,兼及歷史傳記、哲學政治,還有科學讀本和英語讀本的著述📨。伍譯的創製從晚清持續到民國相當長的時期內,與嚴譯、林譯不同的還在於伍光建不再采取嚴譯😥、林譯所采用桐城派的古文譯法🫲🏻,而采用通俗的白話文體👱🏽♀️,從而使其譯作給中國讀者打開了一個更大更寬的、面向西方世界的新窗口。可以說,他將創造性的翻譯和創作作為精神載體🐁,豐富了中國近現代的啟蒙思潮🤵♂️,開啟了新時代的民智。
本書是對伍光建著譯的收集、整理、分析和考訂😩,將184種伍光建著譯分為“文學”(包括小說、劇本⛹🏼♂️、詩歌和劄記;58種)、“英漢對照小說”(43種)、“歷史·傳記”(15種)、“哲學·倫理·政治”(8種)、“科學讀本”(5種)🥪🫴🏽、“英語讀本”(包括編纂和校訂的英漢詞典和漢英詞典等;7種)以及“遺稿”(未刊,48種)七大類👭,為其中正式出版者作詳細的提要,包括譯作原名和今譯名🐦、作者原名和今譯名、譯介者原名、書名譯名或今譯名、譯著出版機構、出版時間✊🏼、著譯的主要內容🛒、學界重要的評論等🥫。並製作了《伍光建著譯出版年代分類統計表》,作為附錄🌦,旨在將伍光建植入其所處的時代語境和翻譯史演變的發展脈絡之中,由此不僅能管窺其所處時代的流變,也為譯者與文化關系史的研究👰🏻♂️,提供有力的史料支撐☮️。
目錄
序言
凡例
文學(包括小說、劇本、詩歌和劄記)
001-01 母貓訪道
002-02 瓶裏小鬼
003-03 打皮球
004-04 俠隱記
005-05 續俠隱記
006-06 法宮秘史前編
007-07 法宮秘史後編
008-08 俠隱記(校註本)
009-09 維克斐牧師傳
010-10 續俠隱記
011-11 狐之神通
012-12 勞苦世界
013-13 大偉人威立特傳
014-14 克闌弗
015-15 約瑟安特路傳
016-16 杜巴利伯爵夫人外傳
017-17 造謠學校
018-18 詭姻緣
019-19 舊歡
020-20 山寧
021-21 狹路冤家
022-22 《秘密結婚》及其他短篇實事小說七篇
023-23 浮華世界
024-24 洛雪小姐遊學記
025-25 奪夫及其他
026-26 喜劇二種:一.審天帝(Zeus Cross-examined)、二.鬼話第十章(Dialogue of the Dead X)
027-27 又男又女的特安
028-28 情癡
029-29 母子之間
030-30 故事(兩則)🌁:一.兩個問題、二.阿立比
031-31 庇得和坎寧
032-32 大鼓
033-33 村學究所說的故事
034-34 孤女飄零記
035-35 聖水
036-36 少年維特之煩惱
037-37 螞蟻和蚱蜢
038-38 尼姑從軍記
039-39 同母異父兄弟
040-40 買舊書
041-41 維提克爾歸隱
042-42 素弟的新娘子
043-43 好貴的一吻
044-44 當金剛鉆
045-45 一個舍不得死的國王
046-46 隱士
047-47 暴發戶
048-48 瞎子
049-49 有利可圖的事
050-50 不祥的馬夫
051-51 點頭
052-52 野天鵝
053-53 影子
054-54 蒙面牧師
055-55 新年舊年
056-56 夢外緣
057-57 一個王後的秘密
058-58 續俠隱記(校註本)
英漢對照小說
059-01 維克斐牧師傳譯註(英漢對照)
060-02 悲慘世界
061-03 二京記
062-04 末了的摩希幹人
063-05 財閥
064-06 墜樓記
065-07 阿當貝特
066-08 妥木瑣耶爾的冒險事
067-09 妥木宗斯
068-10 羅馬英雄裏因濟
069-11 顯理埃斯曼特
070-12 安維洛尼伽
071-13 普的短篇小說
072-14 置產人
073-15 費利沙海灘
074-16 白菜與帝王
075-17 大街
076-18 紅字記
077-19 希爾和特
078-20 野獸世界第二集
079-21 旅客所說的故事
080-22 泰丕
081-23 伽利華遊記
082-24 甘地特
083-25 海上的勞工
084-26 蒙提喀列斯突伯爵
085-27 罪惡與刑罰
086-28 克羅狄阿
087-29 維廉邁斯特
088-30 瘋俠
089-31 紅百合花
090-32 金奈
091-33 巴爾沙克短篇小說
092-34 在山上
093-35 革命故事
094-36 洛士柴爾特的提琴
095-37 死的得勝
096-38 十日談
097-39 甘特巴爾利的聖妥瑪
098-40 托爾斯泰短篇小說
099-41 尼勒斯萊尼
100-42 結了婚
101-43 啟示錄的四騎士
歷史·傳記
102-01 西史紀要(第一編)
103-02 耶穌事略
104-03 西史紀要(第二編)
105-04 西史紀要(二卷合本)
106-05 法國大革命史
107-06 泰西進步概論
108-07 列寧與甘地
109-08 俾斯麥
110-09 拿破侖日記
111-10 債票投機史
112-11 十九世紀歐洲思想史(第一編)
113-12 拿破侖論
114-13 十九世紀歐洲思想史(第二編)
115-14 十九世紀歐洲思想史(第一、二編)
116-15 一六四〇年的英國革命史
哲學·倫理·政治
117-01 歐洲政治略論
118-02 政群源流考
119-03 英國憲法論
120-04 中華民國承認問題
121-05 霸術
122-06 倫理學
123-07 人之悟性論
124-08 飯後哲學
科學讀本
125-01 格致讀本
126-02 最新中學物理教科書
127-03 最新理科教科書·高等小學用
128-04 中學物理教科書
129-05 植物大詞典·序言
英語讀本(包括編纂和校訂的英漢詞典和漢英詞典)
130-01 帝國英文讀本
131-02 英文範綱要
132-03 英文範詳解
133-04 中國英文讀本
134-05 英文範綱要
135-06 英漢雙解英文成語辭典
136-07 漢英新辭典
遺稿(未刊)
(一)歷史·傳記·政治·經濟
137-01 後羅馬史
138-02 英國第二次革命史
139-03 古希臘英雄記
140-04 俄皇大彼德本紀
141-05 西史紀要(第三編)
142-06 英國史——查理一世
143-07 英法兩宮秘史
144-08 拿破侖
145-09 約瑟伏西
146-10 第一次歐戰的緣起
147-11 福煦
148-12 七月十四
149-13 洛約翰傳
150-14 近代政治學說
151-15 中國人致英國人書
152-16 英國地方自治紀略
153-17 英倫銀行紀略
154-18 丹巴爾銀行誌
155-19 荷法美英德銀行誌
156-20 中國人致英國人書
157-21 論畫書
(二)文學
158-22 失落的密碼
159-23 破爾西的製時鐘工人
160-24 網球
161-25 包辦稅款
162-26 在方旦蔔祿
163-27 伊西安登天
164-28 素不相識的人
165-29 伯爵夫人的馬車
166-30 一個公主的宗教
167-31 灰袍將軍
168-32 吉蔔拉
169-33 朱理羅曼
170-34 義子
171-35 阿布大拉的國
172-36 夢魘
173-37 侯爵夫人
174-38 一只小獵狗
175-39 伯林之圍
176-40 大紅寶石
177-41 停妻
178-42 奇夢
179-43 買黨奇聞
180-44 棄
181-45 懷特查普爾
182-46 第十一號房
183-47 隱士棄兒
184-48 冒充醫生
附錄一:伍光建著譯出版年代分類統計表
附錄二🙅🏽♂️:引用文獻
後記
序言(節選)
伍光建從沐浴著海洋文化的廣東一隅走出來,北上考入近代早期著名的新式學堂——北洋水師學堂,師承著名的翻譯家嚴復,與其老師不同的是他幾乎從未參與過科舉考試♎️。留英回國後他的人生軌跡一直在“從政”和“為學”兩條道路上遊走⏏️,加入外交部♦️,作為譯員參與馬關條約的談判🏌🏿♀️𓀑;入職南洋公學,擔任提調,教授科學和英文;作為翻譯官,參與清末新政的考察,為立憲撰著呼籲;擔任清廷有關澳門劃界談判、海軍事務處顧問官↕️;民國初年先後出任黎元洪👨🏽🦲😚、馮國璋兩總統顧問、財政部顧問🧑🏿🍳、財政部參事、鹽務署參事🍾,以及鹽務署稽核所英文股股長長達十年👷🏼,受命起草稽核章則,保全國家利益頗多🥙。隨著政治熱情逐漸消退🧑,翻譯西書、編纂教材、啟迪民智並最終達成強國富民的心願,成為他後半生的重要選擇👈🏿。他撰寫《西史紀要》,翻譯西方小說🚏,編纂最新物理學教科書和英漢對照讀本🧑🏽🦳,為推進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竭盡全力🏭。
從1897年在《國聞匯編》上發表《歐洲政治略論》🙎、1902年與李維格合作譯出《格致讀本》《政群源流考》算起💩,到1943年去世,伍光建的文字著譯生涯幾乎持續了40余年,其中有著有譯,以譯為主,很多著作文字是附註於譯作的🤸🏿♂️,如譯者的傳略👩🏽🎤。著作主要出現在清末📷,重要著作的篇文大多有關政治論述,如刊載於1897年《國聞匯編》上的《歐洲政治略論》、刊載於1906年《政藝通報》上的《英國憲法論》,以及連載於1912年《大陸報》(China Press)英文本和刊載《太平洋報》上的中文本的《中華民國承認問題》;涉及科學和英語讀本的重要中英文著作,主要有1904—1906年商務印書館推出的《最新中學物理教科書》🎬、1907年出版的《最新理科教科書·高等小學用》(1907年)、1910年出版的《西史紀要》(第一編)🚚、1905—19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《帝國英文讀本》(1—5卷)🕴🏻、《英文範綱要》(1908年)🧝♀️、《英文範詳解》(1909年)以及《英漢雙解英文成語辭典》(1917年)🫥。
從後附錄一《伍光建著譯出版年代分類統計表》見出👨🏻🚒,除了1919—1923年五年空出外,其他年份基本上每年都有著譯面世🐁。刊載於《國聞匯編》1897年12月8日第1冊上的《歐洲政治略論》一文,是目前所知伍光建最早的著述。1907年連載於《中外日報》的《母貓訪道》和商務印書館推出的《俠隱記》和《續俠隱記》是其文學翻譯的起點🖨,一直到1924年才有《俠隱記》沈德鴻校註本🆗,算是伍氏重返翻譯出版界,次年由商務印書館推出英國作家歌士米的《維克斐牧師傳》🤹🏿♀️。或以為伍光建的翻譯翻譯活動被中斷了十余年👩🏿🦳,其實這是一種誤解,1904—1906年商務印書館推出的《最新中學物理教科書》和1910年出版的《西史紀要》(第一編),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是編譯自西方著述的原本🤶🏿。可以說伍光建一生的著譯工作是持續不斷的🙉,由附錄《伍光建著譯出版年代分類統計表》也可看出,伍光建的著譯出版有幾個高峰時期:首次出現在1907—1908年,以連載於《中外日報》上的小說及《俠隱記》《續俠隱記》《法宮秘史》為代表;大約在1929—1931年再度出現出版高峰👨👩👧👧,可以《詭姻緣》《造謠學校》《山寧》《列寧與甘地》《倫理學》等為代表🙏🏼;而在1934—1936年處於譯刊的峰值,以“英漢對照名家小說選”為代表,伍譯有影響的譯作都面世大部分都出現在這三個高峰時期👨❤️👨。
著譯是伍光建一生最重要的事業☘️,也是他畢生“為學”的一種方式。“從政”和“為學”——核心是“以譯為學”的兩條曲線🧘🏽♂️,勾勒出伍光建清末民國幾十年人生的重大轉折,在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🤽,無論是參與外交以改善政製,服務海軍、財政部門以清理國家政務等👩🏻🦯,還是擔任公學教習以培養人材☝🏿🎤,譯書輸入西學方面,他總是以譯者的角色勉力而為👩🏿🍳,對清末民初的政治和文化都有著積極的影響。或以為商務印書館的西學出版物大致涉及譯書🥗、教科書、辭書等幾大類型💇🏻♂️,在商務出版物中占據極重要位置的譯書📜,就留下了伍譯的深刻印跡。與商務印書館輸入歐風美雨相伴隨🅱️,伍譯與嚴譯、林譯三譯並立,開創了清末民初的蓬勃局面。伍光建是嚴復的學生🙍♂️🤌🏻,而嚴復與林紓既是同鄉又是摯友,伍光建又是林紓的譯書同道🫐,三人關系非同尋常。譯才並世數嚴、林,嚴譯名著和林譯小說幾乎悉數歸商務出版🧑🏿💻,而伍譯的大部分通過商務印書館面世。在這一“莽莽歐風卷亞雨”的轉折時代,伍光建不僅像林譯一般,大量編譯西方文學🤦🏻♀️,還仿效嚴復,引入歷史、政治、哲學和經濟著譯,努力把世界介紹入中國🦸🏽♂️🤸🏿♀️。
……
著譯提要既是譯家個人的生平傳記的重要構成,也是譯家個人的著譯史和思想史☝️。傅斯年有言:“新史料之發見與應用❓🏭,實是史學進步的最要條件🤢。”編纂伍光建著譯提要🧑🏿🦱,編者從圖書館、互聯網和數據庫廣泛搜羅了各種圖書、期刊🐗,特別註意搜集和整理舊史料🕷,吸納既有的零散個案研究成果👩💼,同時也發現了以往學人不曾註意的新資料,以此為基礎,逐個條目、逐項內容地進行查詢和考述,首次系統地清理了伍光建一生的漢譯著譯史料。本書力求做到以下幾點:1.資料性。著譯提要中將伍光建所有能收集到的著譯資料,以譯著為主體⚫️,同時也包括作者、接受者(涵蓋讀者,作為贊助者的出版機構👩🏼🎓💋、社團,重要報刊上的廣告等)應收盡收🥕,重要的篇文(如早期發表在雜誌上的論文和序文)作長篇摘錄🧝🏿,以盡可能完整呈現所搜集的文獻,並擇要撰寫內容提要、著譯經過和發表後的影響等。對相關譯作、文章、序跋🤼,以及周邊資料、出版情況做了撮要🅿️、概述、校訂和摘錄👩❤️👩。2.權威性。審慎處理各種著譯資料,以書劄🙀、檔案為先,尊重譯家翻譯活動的第一手文獻為主,除提供的按原著者、譯介者👽、作品/文章名、文體🧏🏽🔐、國別🍡、刊物等進行分類考訂。如《民國時期總書目·外國文學》誤將翻譯家奚若(1880—1914)的譯作《天方夜譚》標為伍光建的🧅。相關信息以類相從🦐🏈,條其篇目🤦🏻,以便集中掌握伍著、伍譯的基礎信息。3.學術性💤🫃🏿。凡是與伍光建譯著密切相關的人物和事實以及相關考訂(吸收前行研究的結論),特別是翻譯批評者所撰寫的書介、書評(包括前人完成的書目提要),並對同一時期和後來出現的同書異譯進行比勘,以腳註的形式出註或加以說明,以示各有所本。4.系統性。每種著譯提要的分類按年月日全面、系統👨🏫、具體、翔實地予以記載,並詳實說明譯本是全本↔️、節本、縮寫本還是英漢對照本🙍♂️,以便讀者對譯家譯著的來龍去脈有全面的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