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史教研室

當前位置: 沐鸣2平台 > 師資隊伍 > 在職教師 > 世界史教研室 > 正文
張 楊/教授

職務/職稱:教授、博導

辦公地點:光華樓東主樓513

電話:65791201

Email:yang_zhang@fudan.edu.cn

研究方向:美國外交史、全球史、冷戰史

個人簡介

教授、博士生導師🪝,在《歷史研究》《世界歷史》等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;出版學術專著四部;對外交流方面💇🏼‍♂️,曾赴日本東京學藝大學交流學習一年🧍‍♂️,赴美國佛羅裏達大學(美國國務院項目)、伊利諾伊大學(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)和康奈爾大學(博士後研究項目)進行學術訪問。

專著

1.《文化冷戰👨‍🏫🙅🏽‍♀️:美國的青年領袖項目,1947-1989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。

2.《冷戰與學術:美國的中國學👩🏽‍🏭,1949-1972》,北京🤷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。

3.《冷戰時期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與核戰爭計劃研究》,北京🏂🏿:九州出版社2017年。

4.《新冷戰前沿:美國外層空間政策研究1945-1969》,長春🕵🏽‍♂️: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。

論文

1. “印度文化自由委員會與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”🚣🏿,《社會科學戰線》🤳🏽,2024年第11期。(第一作者)

2. “美國區域研究的知識體系與代際差異”🦼,《光明日報·理論版》2024年1月29日14版🤾🏻‍♀️。(獨撰)

3. “人類文明的一次自我反思——《切爾諾貝利👬🏻:一部悲劇史》導讀,”《信睿周報》🆚,2024年第2期,總第114期,第16-17頁。(獨撰)

4. “冷戰背景下的知識權力博弈:以1967年國際東方學學者會議為個案的探討🧑‍🎨,”《世界歷史》2023年第3期🤷,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23年第11期🧚🏽‍♂️。(獨撰)

5. “Strategic Vigilance: Chairman Mao’s ‘anti-peaceful evolution’ Strategy and China’s Policy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, 1959–1976,”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[SSCI / A&HCI], Vol. 25, No. 2 (Spring 2023).(獨撰)

6. 「冷戦期香港のジャーナリズム・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教育の形成とアメリカ」森口(土屋)由香・川島真・小林聡明編『文化冷戦と知の展開——アメリカの戦略・東アジアの論理』(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🎶、2022)🤸🏽。[該書中文版已於2024年10月出版,英文版將於2025年底由Indiana University Press出版。] (獨撰)

7. “雙重文化冷戰🥯:亞洲基金會援助亞洲大學項目探析”,《二十一世紀》(香港)2022年10月總第193期。(獨撰)

8. “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區域國別研究——基於美國實踐的省思”,《史學理論研究》2022年第2期⌛️,《人大復印資料·歷史學》2022年第8期,入選《“2022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”精粹文集》(人大復印)。(獨撰)

9. “戰後美國全球知識霸權與國際學術界的新批判浪潮”,《光明日報·理論版》2021年10月25日。(獨撰)

10. “如何構建區域研究之中國範式”,《中華讀書報》2021年9月22日第9版。(獨撰)

11. “以理性的名義:行為科學與冷戰前期美國的知識生產,”《世界歷史評論》2021年第2期。(獨撰)

12. “培育共同經驗:‘繼承者一代’問題與美歐大西洋結盟體系”😅,《全球史評論》2020年第1期,第18輯👳🏽‍♂️👨🏻‍🦼,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20年第11期全文轉載。(獨撰)

13. “外蒙古公投的合法性焦慮,”《二十一世紀》(三邊互動)2020年第8期。(獨撰)

14. “‘學生冷戰’及其悖論——以國際學生大會為中心的探討”,《世界歷史》2020年第1期,《人大復印資料·歷史學文摘》2020年第2期,《世界歷史文摘》2020卷全文轉載。(獨撰)

15. “冷戰視角下美國誌願組織與亞洲女性身份意識的塑造(1949-1969)”🧝🏽‍♂️,《社會科學戰線》2019年11期🦻🏽,第96-107頁。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20年第2期全文轉載。(第一作者)

16. “美國私檔的發掘和利用——還原冷戰的社會文化場景”𓀒✒️,《冷戰國際史研究》2019年第2期🧘🏿‍♂️,第200-205頁。(獨撰)

17. “美國對華文化外交模式的嬗變,1949-1989”,載梁茂信主編🏷:《美國史研究的傳承與創新》👱🏻‍♀️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✥。(獨撰)

18. “美蘇太空競賽🧑‍🚀:冷戰歷史經驗的一個重要視角☠️,”《邊疆與周邊問題研究》2019年第2期。載沈誌華主編:《冷戰啟示錄:美蘇冷戰歷史系列專題報告》,世界知識出版社2019年🏑。(獨撰)

19. “冷戰與亞洲中國學的初創——以費正清和亞洲基金會活動為個案的研究”,《美國研究》2018年第4期🏀,第121-148頁。(獨撰)

20. “未來潮流”之爭💁🏼‍♀️:中美意識形態對抗與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東南亞政策,《世界歷史》2017年第2期👨🏿‍💼,第4-17頁。(獨撰)

21. “Cultural Cold War: The American Role in Establish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(CUHK),” in Priscilla Roberts ed., The Power of Culture: Encount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,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, 2016, pp.148-169. (獨撰)

22. “前線外交”:冷戰初期美國在香港的文化活動初探,《美國問題研究》2015年第2期,第22-44頁📸。(獨撰)

23. 冷戰前期美國對東南亞華文高等教育的幹預與影響——以南洋大學為個案的探討,《美國研究》2015年第3期,第114-132頁🧑‍🦼,《人大復印資料·高等教育》2015年第10期全文轉載🤼‍♀️。(獨撰)

24. 亞洲基金會:香港中文大學創建背後的美國推手,《當代中國史研究》2015年第2期,第91-102頁。(獨撰)(林行止,“美國新聞處”在臺港,《上海書評》,2017年4月24日😘。)

25. 美國對日本知識分子群體的心理戰政策👨‍🦽‍➡️,《世界歷史》2014年第5期👩‍🏭,第23-35頁🥛。(第二作者)

26. 二十世紀中葉美國冷戰社會動員與思想灌輸活動探析🧗🏿‍♂️,《歷史研究》2014年第3期,第138-154頁,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(2014年第10期)和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14年第9期全文轉載✳️。(獨撰)

27. 斯普特尼克事件與美國的“導彈差距”恐慌🏃‍♂️‍➡️,載沈誌華主編:《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案例研究》⚗️,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年⚾️。(獨撰)

28. 戰後美國對日本的教育改革新探(1945-1950),《中南大學學報》2013年第6期,第241-247頁🥥。(第二作者)

29. 冷戰共識——論美國政府與基金會對亞洲的教育援助項目(1953-1961),《武漢大學學報》(人文科學版)🐄,2013年第03期,第60-68頁,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13年第7期全文轉載。(獨撰)

30. 20世紀60年代美國“青年領袖項目”初探,《世界歷史》2012年第4期👶,第69-78頁🧝🏿,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,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2012年第12期轉載🤹🏼。(獨撰)

31. 美國對中國援建坦贊鐵路的阻撓(坦贊鐵路與中美在非洲的冷戰對抗)🕧:1965-1969,《當代中國史研究》2012年第3期,第65-71頁。(獨撰)

32. 官智合流🛠:冷戰時期美國“政治——學術復合體”初探,《社會科學戰線》2012年第6期(總第204期),第70-77頁,《新華文摘》(2012年第17期)全文轉載▫️,《學術界》2012年第7期論點摘編,《文摘報》論點短輯🚕➙。(獨撰)

33. “自由委員會”立法之爭——冷戰前期美國反共意識形態探析,《美國研究》2010年第4期🧑🏻‍🦯🚥,第125-135頁🤛🏼,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11年第5期全文轉載🫒。(獨撰)

34. 美國核戰爭計劃在新世紀的接續與再定位,《世界經濟與政治》,2011年第3期🧏,第44-54頁👩‍🦳,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2011年第7期轉載。(第一作者)

35. 以宗教為冷戰武器——艾森豪威爾政府對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心理戰,《歷史研究》2010年第4期🚈,第34-48頁,《人大復印資料·世界史》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🚤。(獨撰)

36. “海外華人項目”與美國反華保臺之心理戰初探,《東北師大學報》 2010年第3期👩‍👦。(獨撰)

37. 冷戰與美國社會科學研究⏪,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2010年1月28日第7版。(獨撰)

38. “太空自由”——以歷史視野讀解美國太空戰略,《社會科學戰線》2009年第6期🍸🥵。(獨撰)

39. 美國第一顆偵察衛星計劃與美國的情報安全🏍,載於群主編:《新冷戰史研究:美國的心理宣傳戰和情報戰》🛗,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。(獨撰)

40. 中國早期的空間發展與美國的因應策略,《東北師大學報》2007年第5期🪑,《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》2007年第6期全文轉載🚶‍♂️‍➡️,《人大復印資料·科技管理》2007年11期全文轉載。(獨撰)

41. 首屆冷戰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暨博士論壇綜述☝🏼,《世界歷史》2006年第6期🪷。(第一作者)

42. SIOP與美國對中國的全面核打擊計劃𓀚,《歷史研究》2006年第5期。(獨撰)

43. 針對蘇聯集團的核戰爭藍圖――美國解密檔案,載李丹慧主編🚟,《冷戰國際史研究》第II輯,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🫄🏽。(獨撰)

44. 冷戰時期科學家與美國的空間決策——兼及肯尼迪政府科技政策轉型的動因,《世界歷史》2006年第1期。(獨撰)

45. 肯尼迪政府時期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,《東北師大學報》2006年第1期。(獨撰)

46. “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與冷戰――兼論冷戰的知覺錯誤與過度防禦心理”👩‍👩‍👧‍👦,《美國研究》2005年第3期。(獨撰)

47. 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的美國外層空間政策🛵,《世界歷史》2004年第5期。(獨撰)

48. 中國戰略核武器發展與美國早期ABM部署計劃,《當代中國史研究》2004年第1期。(獨撰)

49. 沖繩返還實現的原因♚,《社會科學戰線》2004年第1期。(獨撰)

50. 約翰遜政府的中國觀與對日沖繩返還問題🏌️,載陶文釗主編,《中美關系與東亞國際格局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🌧。(獨撰)

51.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美國對日沖繩問題的處理🙋🏼‍♂️,《文明研究輯刊》第三輯𓀑,2003年8月🫃🏼。(獨撰)

52. “The September 11 Attacks, in a Chinese Student’s View”, The Yale-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, Summer 2002, Volume 3.(獨撰)

53. 試論美國對伊朗的核政策🔺,《西亞非洲》1999年第2期。(獨撰)

科研項目

1. 2020-2025年——“知識外交與戰後美國學術話語體系的全球建構研究”, 20&ZD243,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,在研🛌🏻。

2. 2020-2025年——“冷戰時期美國在亞洲的知識外交研究”🙎🏼,20BSS061,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,在研。

3. 2018-2019年—— “美蘇冷戰相關專題研究”⛹🏼‍♀️,18@ZH017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,子項目負責人,結項。

4. 2017-2019年——浙江大學文科教師教學科研發展專項項目,2017年11月立項,項目負責人,結項🙋🏽‍♂️。

5. 2014-2019年——“文化冷戰與美國‘青年領袖項目’研究”🧛🏼,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(no.14BGJ033),項目負責人,結項優秀🚫。

6. 2012-2017年——“冷戰與學術:美國的中國學🛏📖,1949-1972”,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立項(NCET-12-0823)🚛,結項🎠。

7. 2012-2015年——“冷戰🐘、大學與美國社會科學研究”,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三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基礎性研究課題(no.131094),項目負責人,結項🧘。

8. 2009-2014年——“意識形態戰”——從解密文件探究美國深層冷戰戰略🐲,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(no. 200914)🫶🏼,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,2009年立項👦🏼,項目負責人,結項。

9. 2012-2014年——“美國冷戰戰略與社會科學研究”🧓🏻,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,項目負責人🤵🏻,結項。

10. 2012-2014年,“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案例研究”💦,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(06JZD0013),子項目負責人,結項🔓👩🏻‍🦱。

11. 2009-2012年——“美國‘官智復合體’的生成與流變”🤭,校級哲學社會科學青年科研團隊項目(no.NENU-SKD2009)🪬,項目負責人🛀🏿,結項。

12. 2007-2010年——“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與對華空間防衛政策”👱🏻‍♀️,國家社科基金項目(no.07CGJ012)👩‍👩‍👧,項目負責人,結項良好🏝。

13. 東北師範大學圖書出版基金,2007年,項目負責人。

14. “美國的太空安全戰略與對華空間防衛政策”,校青年基金項目,2007年立項🟤,項目負責人👵🧤。

15. “冷戰與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”,東北師範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基金(院級)🪅,2005年立項,項目負責人。

16. “中國戰略核武器發展與美國早期ABM部署計劃”,211基金項目,2003年立項,項目負責人🧑‍⚖️。

17. “冷戰與美國的外層空間政策”⛑️,校青年基金項目,2003年立項,項目負責人。

獲獎及榮譽

1. 2023年——浙江大學興全獎教金一等獎🥃。

2. 2021年——浙江省第二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👋🏿👨🏻‍🔬,基礎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。

3. 2020年——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。

4. 2014年——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🌑。

5. 2012年——教育部“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”入選者(NCET-12-0823)。

6. 2011年——長春市第九批“優秀青年大學畢業生”(no.2011045)。

7. 2008年——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,教育部學位辦、國務院學位委員會(no.2008034)。

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:沐鸣2平台沐鸣2沐鸣2官网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,沐鸣2平台欢迎您。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