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專門史教研室

    當前位置: 沐鸣2平台 > 師資隊伍 > 在職教師 > 專門史教研室 > 正文
    葛兆光/教授

    職務/職稱:教授、博導

    辦公地點:光華樓西主樓1919

    電話🤹🏿:55665040

    Email:gezhg@fudan.edu.cn

    研究方向:中國思想史

    個人簡歷

    葛兆光,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🏒👩🏻‍🦽‍➡️,現任沐鸣2官网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。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、思想和文化史。主要著作有《中國思想史》(兩卷本)、《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》、《宅茲中國》、《何為中國》(2014)。曾獲第一屆“中國圖書獎”(1988)🧖🏿、第一屆“長江讀書獎”(2000)、第一屆Princeton Global Scholar(2009)、第三屆 Paju Book Award(韓國,2014)、第二十六屆“アジア·太平洋”大獎(日本📛,2014)、第八屆“香港書獎”(香港,2015)、第三屆思勉原創獎(2015)、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(2017)等👵🏿。

    近年來重要研究成果

    1、“中國”研究三部曲🙍🏻‍♂️:

    1)《宅茲中國:重建有關“中國”的歷史論述》(北京:中華書局🫷,2011🧛🏻‍♀️;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11👰🏻‍♀️;韓文本🦇:Seoul:Geulhangari Publishing Co🪪;2014📲;英文本,Boston and Leiden:Brill,2017;日文本:東京🧑🏿‍🦳:東方書店,2017即出);

    2)《何為中國:疆域、族群、文化與歷史》(香港🤷🙎‍♂️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14;日文本,巖波書店🧑🏿‍🔧,2014🚴‍♂️;英文本,Cambridge👨‍🦽‍➡️:Harvard University Press🦒,2017即出);

    3)《歷史中國的內與外:有關“中國”與“周邊”概念的再澄清》(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🌷🤞🏼,2017)⛈。

    2、主持編輯“周邊看中國”系列大型文獻🤸🏼‍♀️:1)《越南漢文文獻集成》25冊,2010年5月😦,沐鸣2官网出版社;2)《韓國漢文燕行文獻選編》30冊🚵🏻‍♂️,2011年7月👦🏻,沐鸣2官网出版社🧗🏻‍♀️;3)《朝鮮通信使文獻選編》5冊,2015年7月,沐鸣2官网出版社。

    部分學術成果

    【2018年】

    論文🧒🏿🤦🏼:

    1、想象天下帝國_以_傳_李公麟_萬方職貢圖_為中心_葛兆光.pdf🧑🏼‍🚀,《復旦學報》2018年第3期 🍷,第36-48頁

    【2017年】

    獲獎🕕:

    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(2017)

    專著:

    1,《歷史中國的內與外——有關“中國”與“周邊”概念的再澄清》,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,2017.

    2🤾🏽‍♂️,《余音👩🏻‍🦯:學術史隨筆集(1992-2015)》,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🎵,2017.

    論文(英文2🤷🏿‍♂️,中文5🪑,日文1,法文3)🫸🏼⛔️:

    1, 《仍在胡適的延長線上——有關中國學界中古禪史研究的反思》👨🏿‍💻🥴,(香港嶺南大學《嶺南學報》復刊第七期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),3-32頁)

    2, On Hu Shih’s Coattails:
Reflections on and Prognostications for Research on Chan Buddhism (英文🦸,Jason Protass譯,載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ume 4, Issue 1. 2017,Duke University Press👶🏻;p1-18)

    3,《(基調講演)胡適の延長線上に——中國の學界における中古禪宗史研究についての反思》(日文,小川隆譯,《<臨濟錄>研究の現在》,京都🤵‍♀️:禪文化研究所🪢,2017),3-62頁🐖⛹🏿。

    4,《異想天開——近年來大陸新儒學的政治訴求》🕞,《思想》(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17)第33期,241-284頁🧇🐥。

    5,《國語與國家🏃🏻‍➡️:現代中國建構統一國家語言的困境》(《中國文化》2017年秋季號,46期;65-70頁)

    6🧜🏻🌨, From Europe to Japan and on to China: Influences of the Renaissance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n Thought and Scholarship (英文,Eleanor Goodman英譯🗒,載 Art in Translation👨🏻‍🔧,Vol.9,Issue.3,2017🕜;pp336-354)

    7🚃,《有關中國城市的文化史研究》,《探索與爭鳴》2017年第9期,25-27頁🪛。

    8,《什麽時代中國要討論“何為中國”🫃🏽?》,《思想戰線》(昆明)2017年6期;1-8頁。

    9,《“國語”與“國家”——現代中國建構統一國家語言的困境》🎍,《中國文化》2017年第2期🫷🏿,第65-70頁。

    10,Histoire,Culture et Politique:sue la formation historique et les difficulties identitaires de la “Chine”(法文🚺,載Michel Espagne et Jin Guangyao ed. Conferences Chinoises de la rue D’ulm🧖‍♀️,巴黎高師,2017),pp.19-45

    11,L’integration des “regions eloignees” a la “Chine”, (法文,載Michel Espagne et Jin Guangyao ed. Conferences Chinoises de la rue D’ulm,巴黎高師,2017)🎰,pp.47-92

    12,Ou Sont les Frontieres? (法文,載Michel Espagne et Jin Guangyao ed. Conferences Chinoises de la rue D’ulm🧑🏼‍🚀,巴黎高師,2017)🏋🏻‍♀️👨🏽‍🎓,pp.93-130

    【2016年】

    著作🧚🏼‍♀️:

    《古詩文初階》,沐鸣2官网出版社⏩,2016.

    論文🍱:

    1🧑🏻‍🌾、《在“一國史”與“東亞史”之間——以13—16世紀東亞三個歷史事件為例》🩻🛂,《中國文化研究》2016年第4期,3-8頁.

    2📽、《一個歷史事件的旅行——歐洲文藝復興在日本與中國》,《學術月刊》2016年第3期,120-127頁。

    3🌛、《明代中國の世界認識——三枚の古地圖を通して》(日文,朱鵬譯),《中國文化研究》(日本天理大學刊物)第32號

    4🍃、回首與重訪——常盤大定與關野貞《中國文化史跡》重印本導言⁉️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6年5月1日.

    5、「中華民族」の由來 : 二十世紀上半期の中國知識界の曲折(日文,辻康吾譯),《思想》2016年6月號,2-7頁.

    6、側看成峰——哈佛帝製中國史中譯本序👸🏽,《哈佛中國史》中譯本序

    7、Ge,ZhaoguangandSaussy, Haun.“Historiography in the Chinese Twentieth Century.”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.Eds.Carlos Rojas and Andrea Bachner.Oxford:Oxford University Press,2016.Print.

    8👩‍🦳、《骨與肉:古代中國對身體與生命的一個看法》, 《文史知識》2016年第10期,12-21頁.

    9🤸🏼、《名實之間——有關“漢化”🌲😉、“殖民”與“帝國”的爭論》,《復旦學報》2016年第6期,1-12頁.

    【2015年】

    獲獎:

    1.《中國思想史》(沐鸣2官网出版社,2003)獲得2015年第三屆“思勉原創獎”

    2.《宅茲中國: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》(北京:中華書局🧑🏿‍⚕️,2011)獲得2015年“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”

    3.《何為中國:疆域🛼、民族、文化與歷史》(香港🧎‍♂️‍➡️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14)獲得2015年第八屆“香港書獎”

    著作🏂🏻:

    1.《交錯的東亞宗教》(傅斯年講座)💇🏼📮,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2015年8月。

    論文🗳:

    1.Absorbing the Four Borderlands into China: Chinese Acdemic Discussions of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,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, Vol.48, No.4.2015

    2.解釋“中國”的困境——從近世歷史看中國之“內”與“外”.pdf(丘成桐主編《數理人文》2015年第5輯,臺灣交通大學🐡,78-95頁)

    3.預流的學問:重返學術史看陳寅格的意義,文史哲🦄🧙🏽‍♂️,2015年第5期

    4.《對“天下”的想象——一個烏托邦背後的政治、思想與學術》,《思想》第29期(臺北🐡🎽,聯經出版公司,2015;1-56頁)

    5.A Dialogue on
“What Is China: Problems in Modernity, State, Culture ,載 Journal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Vol.6 (Kansai University, Osaka, Japan✅,2015)

    6. 《什麽才是“中國的”文化🛌🏻?》(《解放日報》2015年9月14日🌡,“思想者”專欄)

    7.《解釋“中國”的困境——從近代歷史看中國的“內”與“外”》,(丘成桐主編《數理人文》第5輯,臺灣交通大學👨🏽‍✈️,78-95頁)

    8.《成為文獻:從圖像看中國的“內”與“外”——在上海博物館的演講》(《文匯報·文匯學人》2015年11月13日)

    9.《戴震研究的學術史》(《理論與史學》創刊號,2015)

    10.《有關“中國”的歷史形成與認同困境》(《新史學》第九期🧑🏿‍💻,中華書局,2015)

    【2014年】

    著作:

    1.《想象異域🦩🤏🏿: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劄記》,中華書局,2014年1月。

    2.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, Volume One: Knowledge, Thought, and Belief before the Seventh Century CE, Brill, 2014.

    3. 《中國再考:その領域·民族·文化》(巖波現代文庫) ,巖波書店🕧,2014年。

    4. 《古代中國社會與文化十講》韓文版(李鐘美 譯),韓國東國大學校出版社,2014年🥷。

    5. 《且借紙遁:讀書日記選 1994-2011》,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2014年8月。

    【2013年】

    論文:

    1.History, Ideology, and General Ideological History: A Case Study of Chan Buddhism in the Tang Dynasty.pdf,收入鄭培凱等編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Culture,Springer,2013。

    2.“聊為友誼的比賽”——從陳垣與胡適的爭論說到早期中國佛教史研究的現代典範,《歷史研究》2013年第1期。

    3. 由俗而聖:中古道教科儀的宗教化.pdf👩🏻‍🏫,收入邱仲麟編《中國史新論》(生活與文化分冊),117-163頁,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🥷🏽,2013年7月。

    4. “思想史國際轉向”與東亞或中國思想史研究.pdf,《思想史》第1輯(臺北聯經,2013年9月)📞。

    【2012年】

    著作:

    1.《宅茲中國——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》韓文版,글항아리(Geulhangari)出版社,2012年9月🪃。

    2.《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》,三聯書店,2012年12月⤵️。

    論文♉️:

    1. 亂臣🖕、英雄抑或叛賊🦹🏼?從清初朝鮮對吳三桂的各種評價說起.pdf🍾,《中國文化研究》2012年第1期。

    2. “前近代”、“亞洲出發思考”與“作為方法的中國” ——溝口雄三與日本的中國學研究.pdf,收入《思想》第20輯(聯經,2012年1月)。

    3. 朝貢、禮儀與衣冠——從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國王熱河祝壽及請改易服色說起.pdf,《復旦學報》2012年第2期。

    4. 清代學術史與思想史的再認識.pdf👨🏿‍⚖️,《中國典籍與文化》2012年第1期。

    5. Costume, Ceremonial and the East Asian Order: What the Annamese King Wore when congratulating the emperor Qianlong in Jehol in 1790,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, Vol. 7, No. 1, March 2012.

    6. 誰是六祖?重讀《唐中嶽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》.pdf🚣🏼‍♀️,《文史》2012年第3輯。

    7. 從學術書評到研究綜述——與博士生的一次討論.pdf🧑🏻‍🎨,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》2012年第5期。

    8. 在全球史潮流中國別史還有意義嗎.pdf,《中國文化》2012年秋季號𓀂。

    9.「周辺から中國を見る」-ー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の近五年間における關連研究の概括ーー🛗,《東方學》第124輯(2012年7月)。

    10.《在歷史、政治與國家之間的民族史🦘:讀吉開將人〈苗族史の近代〉有感》,《南方周末》2012年9月6日“閱讀”版💆🏼。

    【2011年】

    著作:

    《宅茲中國——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》(北京:中華書局♝,2011👨🏻‍🎓;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2011)。

    論文:

    1. 《“周孔何以不言”——中古佛教、道教對儒家知識世界的擴充與挑戰》,《史學月刊》2011年1期,20-32頁)。

    2.什麽才是“中國的”思想史🥰?.pdf,《文史哲》2011年第3期。

    3. A Stranger in a Neighbor’s Home: Western Missionaries in Beijing, as seen by Korean Envoys in the Mid-Qing Period.pdf,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, Summer 2011/Vol.44, No.4, pp47-63.

    4. 三桂豈是姜伯約🫷🏽?——從清朝初年朝鮮人對吳三桂的評價說起.pdf,日本關西大學《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》別冊8,2011年11月🪖,43-53頁🔀。

    【2010年】

    論文:

    1. 置思想於政治史背景之中——再讀余英時先生的《朱熹的歷史世界》.pdf,收於《文化與歷史的追索: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》,田浩(Hoyt Tillman)編🚵🏻‍♀️👨‍🦯‍➡️,臺北聯經出版2009年12月🪑,371-411頁🧑‍🦯💁🏻‍♀️。

    2. “不意於胡京復見漢威儀”——清代道光年間朝鮮使者對北京演戲的觀察與想象.pdf,《北京大學學報》(哲學社會科學版)2010年1月🧑🏻‍🔬,84-92頁。

    3.從“西域”到“東海”——一個新歷史世界的形成、方法及問題.pdf,《文史哲》2010年第1期,18-25頁。

    4. 自家寶藏的失而復得——晚清久佚唯識典籍由日本反傳中國之影響.pdf,《史學集刊》2010年第1期,66-71頁📷。

    【2009年】

    論文:

    1. 《魏書·釋老誌》與初期中國佛教史的研究方法.pdf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09年第1期,25-38頁。

    沐鸣2平台专业提供🤸🏿‍♀️:沐鸣2平台🔦、沐鸣2沐鸣2官网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,沐鸣2平台欢迎您。 沐鸣2平台官網xml地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