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務/職稱:教授、博導
辦公地點🎶:光華樓西主樓1821
電話:55665031
Email:daihaibin@fudan.edu.cn
研究方向:晚清政治史、近代中外關系史
戴海斌🏇,浙江紹興人,沐鸣2平台教授。
專業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外交史👳🏿♀️,對地方(地域)社會文化史🕍、民國學術史亦有興趣。著有《晚清人物叢考》(三聯書店2018年)《流水集》(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),在《歷史研究》《近代史研究》《清史研究》《民族研究》《中華文史論叢》《新史學》(臺北)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。
目前承擔《晚清對外關系》(本)、《來華外國人與近代中國》(本)、《中國近代文獻研讀》(本)、《中國近代史史料學》(研)🦺、《晚清史方法與文獻》(研)🚣🏼♂️、《晚清政治史專題》(研)等課程。
19、20世紀之交清政府政治與外交轉型研究,兼及朝野力量互動,並擬將研究時段繼續後推,側重用連續性視角(相對於晚清前期與民國)考察清末十年的對外交往形態🧚🏻♀️。
晚清時期旅華日本人書信、日記等史料的整理和研究🖊🙆🏽♀️,通過內外文獻互證♧,對近代重要史事進行補充、修訂甚或改寫。
“孟森與民國政治”研究,由孟森及同時代“過渡人物”切入🙎🏿♀️,討論晚清🚳、民國歷史的連續與斷裂🏧,以及“大革命”的展開過程🙎♂️。
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前史和早期發展史研究,有興趣從具體人物⚓️、人際網絡、學脈承繼等角度做一些學術史探討。
一✷、專著
《晚清人物叢考》初編🤾🏽、二編,生活·讀書·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
《流水集》🛏,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
二、編著
《覆水不收🧏🏿:科舉停廢百年再思》(《近代中國研究集刊》第九輯),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
三🙆🏿♂️🔱、研究論文
1.《袁世凱軟禁章太炎事跡考》,《北京檔案史料》2003年第3期🤱👍🏿,新華出版社2003年🦵🏻,第267—286頁
2.《中山公園與民初北京社會》,《北京社會科學》2005年第2期,第45—53頁(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·中國近代史》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)
3.《〈北京大學研究生學誌〉20年史學論文一瞥》🍽,《雲夢學刊》2005年第5期🏇🏿,第21—25頁
4.《湖廣總督與匯豐銀行借款合同——東南互保的一個註腳》,朱誠如、王天有主編🔶:《明清論叢》第8輯,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🚣♂️,第315—325頁
5.《庚子事變時期張之洞的對日交涉》📷,《歷史研究》2010年第4期🥷,第118—131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0年第12期全文轉載)
6.《“東南互保”之另面——1900年英軍登陸上海事件考釋》🪷,《史林》2010年第4期👱🏿♂️,第119—131頁(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·中國近代史》2011年第1期全文轉載)
7.《庚子年張之洞對日關系的若幹側面——兼論所謂張之洞的“帝王夢”》🧬,《學術月刊》2010年第11期,第144—154頁
8.《“題外作文、度外舉事”與“借資鄂帥”背後——陳三立與梁鼎芬庚子密劄補證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11年第2期,第124—130頁
9.《郭廷以與羅家倫、蔣廷黻的早期學術交往》,《傳記文學》(臺北)2011年7月號(第九十九卷第一期),第16—24頁
10.《外國駐滬領事與“東南互保”——側重英、日、美三國》,《史林》2011年第4期,第105—114頁🤟🏿;收入中國義和團研究會編👶🏻:《義和團運動11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》,山東大學出版社2012年,第444—459頁
11.《庚子年北洋艦隊南下始末》🤥,《歷史檔案》2011年第3期,第133—137頁
12.《“誤國之忠臣”?——再論庚子事變中的李秉衡》,《清史研究》2011年第3期,第105—115頁(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·中國近代史》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)
13.《庚子事變時期中美關系若幹問題補正》,《史學月刊》2011年第9期,第80—87頁
14.《“中國近代史”學科史之一頁🧑✈️:郭廷以早期學行述略》,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編🏌🏼:《中國百年學術路——古今中西之間(1911—2011》(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文集)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,第45—55頁
15.《庚子事變中的張元濟》🫷,《社會科學研究》2011年第6期,第139—147頁
16.《1900年李鴻章與佐佐友房會晤考論》,《安徽史學》2011年第6期,第86—94頁
17.《中國外交近代轉型的節點——簡論庚子事變前後若幹外交問題(1900-1901)》,《社會科學戰線》2011年第12期,第21—26頁
18.《張之洞與德國軍事教習》,上海中山學社編🚣♀️:《近代中國》第21輯,上海: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🈵,第326—357頁
19.《〈辛醜條約〉議定過程中的一個關節問題——從“懲董”交涉看清政府內部多種力量的互動》🛑,《北方民族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2012年第1期,第5—18頁(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》2012年第6期轉載;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·中國近代史》2012年第7期全文轉載)
20.《庚子年李鴻章北上史實補正——兼及李鴻章與日本的關系》👩🏼✈️,《福建論壇(人文社會科學版)》2012年第3期,第85—90頁
21.《余聯沅:從“鐵面禦史”到“洋務幹員”——上海道研究的一個個案》👮♀️,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2012年第3期,第23—30頁
22.《陶森甲👰🏽♀️:近代中日關系史上的“雙面人”》,《史林》2012年第3期,第119—127頁
23.《甲午後“商辦”鐵路的一例實證——姚錫光日記所見之劉鶚》👰🏿♀️🔢,《社會科學》2012年第7期,第156—165頁
24.《“一部近代中國的綜合記錄”:論郭廷以的“史事日誌”系列寫作》,《社會科學論壇》2012年第9期👧🏼,第210—218頁
25.《義和團事變中的日本在華外交官——以駐上海代理總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為例》,《抗日戰爭研究》2012年第3期,第48—62頁
26.《庚子前後王闿運的思想動態——〈王湘綺年譜〉辨誤一則》,《船山學刊》2012年第4期,第66—68頁
27.《張佩綸政治生涯的最後一幕——辛醜議約期間複出史實考論》👮🏻♂️,《中國文化》2012年秋季號(總第36期),第196—204頁
28.《夏曾佑、錢恂與魯迅——從“祭孔”一幕說起》,《上海魯迅研究》2012年第4期,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🏌️♀️,第59—72頁
29.《庚子圍攻西什庫教堂(北堂)史實再考》,王崗主編:《北京歷史文化研究》🏇🏻,人民出版社2012年🥒,第50—71頁
30.《十字街頭鉆古塔——夏鼐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段因緣》,《讀書》2013年第1期👩👩👧👦,第112—122頁
31.《也說義和團運動中的奕劻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13年第1期,第138—150頁
32.《錢恂:晚清外交史上的“異才”——兼證“張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夢”說難以成立》,《江海學刊》2013年第2期,第177—185頁
33.《“上海中外官紳”與“東南互保”——〈庚子拳禍東南互保之紀實〉箋釋及“互保”、“迎鑾”之辨》⛔,《中華文史論叢》2013年第2期(總第一一〇號),第37—78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3年第9期全文轉載)
34.《宗方小太郎與近代中國——上海社科院歷史所藏宗方文書閱讀劄記》,《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2013年第4期💇,第58—70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3年第11期全文轉載);收入欒景河、張俊以主編:《近代中國:思想與外交》👨🏼🦲,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,第181—205頁
35.《“東南互保”究竟有沒有“議定”約款⏫?》😔,《學術月刊》2013年第11期👩🏿🦰,第162—171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4年第2期全文轉載)
36.《也說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廈門——為馬幼垣先生補充》,《史林》2013年第6期🚃,第96—111頁
37.《試析1900年“東南互保”中的幾個問題》👩👩👧,《歷史檔案》2014年第1期,第106—112頁
38.《再論“東南互保”時期的鄭觀應》,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2014年第3期,第59—68頁
39.《“種族”與政治:晚清宗室壽富之死及其回響》,《民族研究》2014年第3期,第89—101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4年第8期全文轉載)
40.《“嘉定之變”與上海小刀會起義諸問題考論》,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2014年第5期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5年第2期全文轉載),第126—135頁
41.《〈庚子北京避難記〉的作者及其史料價值》,《文獻》2014年第6期🦾,第103—112頁
42.《〈亂中日記殘稿〉是否為“信史”?——兼談〈袁京卿日記〉的史料價值》,《史林》2014年第6期👨🏻,第97—112頁
43.《“守護最後的堡壘”——新編〈近代中國研究入門〉讀後》👌🏼👨🏿💻,《社會科學研究》2015年第3期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現代史》2015年第7期轉載),第206—210頁
44.《清華園裏的夏鼐與吳晗》👨🏿🏫,《讀書》2015年第3期,第84—96頁
45.《從“北洋外交”研究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取向——對近年幾部海外著作的評述》✉️,劉東主編:《中國學術》第34輯,商務印書館2015年🧑🏻🦱,第295—327頁
46.《上海製造局🧜🏼♀️:影響“東南互保”進程的一個關鍵因素》,《軍事歷史研究》2016年第2期,第52—63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6年第7期轉載)
47.《“無主之國”:庚子北京城陷後的失序與重建——以京官動向為中心》🌿,《清史研究》2016年第2期,第99—119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6年第12期轉載)(《社會科學文摘》2016年第9期轉載)
48.《近衛篤麿與19🖱、20世紀之交的中日關系》,《學術月刊》2016年第9期🧑🏿🎄,第149—163頁
49.《庚辛之際趨新士人的時局因應——偏於「言」的部分》,《新史學》(臺北)27卷第4期,2016年12月,第167—228頁
50.《“出使日記”中的晚清外交》,《讀書》2016年第12期,第97—105頁
51.《書評·岡本隆司·箱田恵子·青山治世著《出使時代の日記――清末の中國と外交》🤌🏿,《中國研究月報》(東京)第70卷第9號🏋️🆚,2016年9月,第40—44頁(古谷創訳)
52.《〈亞東時報〉研究三題》😵,《史林》2017年第1期🧑,第142—160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中國近代史》2017年第8期轉載)
53.《山根立庵、乙未會與〈亞東時報〉》,《復旦學報(社會科學版)》2017年第3期🧑🏽✈️,第28—39頁
54.《“文史之學”的現代迴響——〈政教存續與文教轉型〉讀後》👨🏻,《中華文史論叢》2017年第2期(總第126號)👊🏻,第381—405頁
55.《書評·藤谷浩悅著《戊戌政変の衝撃と日本——日中聯盟論の模索と展開》,《中國研究月報》(東京)第71卷第12號,2017年12月,第45—49頁(青山世治訳)
56.《庚子事變期間的“南”與“北”——從南北函電往來看奕劻🤳、榮祿的政治作用》🤵🏻♀️,《歷史教學問題》2018年第1期🧛🏼♀️,第64—72頁
57.《錢恂事蹟補說——從張遵逵先生的來信談起》,《中國文化》2018年春季號(總第47期),第114—126頁
58.《“兩收海軍余燼”:甲午、庚子時期沈瑜慶事跡鉤沉》,《福建師範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》2018年第4期,第77—86頁;收入杜繼東、吳敏超主編:《紀念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主題研討會論文集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,第32—49頁
59.《〈辛醜條約〉談判前後的中方“全權”問題》🫄🏼,《歷史研究》2018年第4期☆,第75—92頁
60.《“湖南起義計劃”夭折的日本因素考論》,《史學月刊》2018年第9期,第131—136頁(《歷史與社會文摘》2018年第4期轉載)
61.《評藤谷浩悅〈戊戌政變的沖擊與日本——日中聯盟論的摸索與展開〉》🧬,《近代史研究》2018年第6期🧑🏻🔧,第149—157頁
62.《張之洞電稿的編纂與流傳——以許同莘輯〈庚辛史料〉為中心》🫂,《中國出版史研究》2019年第2期🏃🏻♂️➡️,第199—232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出版業》2019年第10期轉載)
63.《近衛篤麿と日中関係——二〇世紀転換期における二度の中國渡航を中心に》,三谷博、張翔🦵🏻、樸薰編🙎🏿♀️:《響き合う東アジア史》,東京大學出版會2019年🥏,第295—313頁
64.《覆水不收👰🏽♂️:科舉停廢百年再思》🙍♂️,《中國文化》2019年秋季號(總第50期),第149—158頁
65.《文廷式晚年事跡考述——從丙申到己亥》,《史林》2019年第5期🪜,第105—124頁
66.《“東化的西方”遭遇“西化的東方”?——略述邵循正先生的一篇政論文》,《讀書》2020年第2期,第33—41頁
67.《邵循正先生的幾篇佚文(1949年前)》,《中國文化》2020年秋季號(總第52期),第271—286頁
68.《有關庚子事變的一份實錄——“寶鴨齋”長劄釋讀》,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》2020年第12期💂🏼♀️,第106—115頁
69.《章太炎與<亞東時報>——兼及宋恕》,周東華👍🏿、張君國主編:《章太炎和他的時代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🍦,第248—273頁
70.《清流、洋務“各有門面”? ——以李鴻章與張之洞早期交往為線索》,《史林》2021年第1期,第111—128頁
71.《“大革命”前後的孟森》,《中華文史論叢》2021年第2期,第303—341頁
72.《“痛史當年待補刪”——重讀<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>》,《讀書》2021年第10期👨🏼🔬,第41—50頁
73.《補偏救弊之盛心👨🏻,何可沒也——讀<張舜徽壯議軒日記>劄記三則》,《中國文化》2021年秋季號(總第54期)𓀎,第282—302頁
74.《歷史與記憶💁🏽:辛亥年的周善培》,《讀書》2022年第6期,第83—92頁
75.《“批評”如何可能?陳恭祿與蕭一山筆戰述評(上篇)》🚃,《中國文化》2022年春季號(總第55期)🦐,第293—325頁
76.《親歷🚜🤲🏻、見證與記憶——庚子事變中的幾個“小人物”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22年第4期,第74—90頁
77.《邵循正史學三題》🤷🏼,《歷史教學問題》2022年第5期🦸,第51—66頁
78 . 《一九四九年後的邵循正》,《中國文化》2023年春季號(總第57期)🤴🏼,第384—409頁
79.《盛氏<皇朝經世文續編>纂輯補論》,《中國出版史研究》2023年第2期🤡, 第98—127頁(人大報刊復印資料《出版業》2023年第11期轉載)
80.戴海斌:《邵循正先生與〈中法越南關系始末〉 》,收入《中法越南關系始末》,商務印書館2024年,第401—448頁
四😵💫、評論及其它文章
1.《從〈近代中國史〉到〈近代中國史綱〉:郭廷以史學的整合特色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2010年11月25日(第142期)第7版
2.《前水復後水🛁,古今相續流——郭廷以和他的“史事日誌”系列》🦷,《中華讀書報》2011年10月12日第10版
3.《補說老新黨》🚶🏻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1年11月23日
4.《在清朝告禦狀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2年3月31日
5.《從“政治口號”到“口號政治”——〈民族主義政治口號史研究(1921—1928)〉讀後》,《二十一世紀》(香港)2012年8月號(總第一三二期)👩🏼🦱,第133—140頁
6.《“弱”政府的“強”外交》🕵🏻♀️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2年10月28日
7.《近衛篤麿經營的晚清中國社交圈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3年3月22日
8.《“完全可以想象”成的晚清史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3年9月29日
9.《岡本隆司🎤、吉澤誠一郎編〈近代中國研究入門〉》,《漢學研究通訊》(臺北)33卷第3期, 2014年8月,第43—44頁
10.《發乎考證,止乎欣感》,《讀書》2015年第3期,第119—124頁
11.《描畫“天才”的“詳密”之作——〈張蔭麟評傳〉讀後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報》2015年9月30日
12.《多註意“史料的歷史”和“中等人物”》,《澎湃新聞·私家歷史》2015年12月5日
13.《東京〈順天時報〉研究會參加側記》,《新聞春秋》2016年第2期👨🏻🚒,第93—95頁
14.《憶沈老——幾個親歷的片段》,《沈渭濱文集》編委會編:《沈渭濱先生紀念文集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😐,第220—223頁
15.《仕途得自“武”事,謚號卻為“文忠”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16年9月11日
16.《由文及史與由史及文》(原題《2016年閱讀劄記片段》)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 2016年12月23日
17.《“口外”行走記丨“跑口外”: 何謂“直隸北部”》👩🏽🏭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8年3月31日
18.《“口外”行走記丨張家口👰♀️:上堡和下堡的故事》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8年4月6日
19.《“口外”行走記丨多倫與經棚:興衰誰人定》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8年4月30日
20.《以“考據”把握晚清的“人物”》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8年10月29日
21.《〈庚辛史料〉與許同莘其人》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9年7月30日
22.《許同莘與〈張文襄公全書〉🏊🏼♂️、〈張文襄公年譜〉》👐🏿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9年8月8日
23.《“張之洞電稿”的來源🏌🏽♀️❤️、編纂與流傳》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19年8月16日
24.《<卻將談笑洗蒼涼>:像偵探一般踏勘光緒朝歷史現場》,《新京報·書評周刊》2020年6月8日
25.《瀛寰新譚丨八國聯軍進逼,清廷和地方卻在為“還洋債”鬥心機》,《澎湃新聞•外交學人》2020年10月9日
26.《中美如何相遇》,《澎湃新聞•澎湃研究所》2021年3月4日
27.《“永嘉前輩讀書多”——<溫州歷史文獻集刊>第五輯讀後》,《藏書報》2021年4月12日👨🏼🌾♙,文獻出版專刊
28.《李鴻章與張之洞的初晤——兼談清流與洋務的關系》,《澎湃新聞•上海書評》2021年4月13日
29.《流水不爭先,但終有它歸海的方向》⛹️♂️🖖🏽,《澎湃新聞•私家歷史》2021年5月14日
30.《“剝極將復”📷:“大革命”前後的孟森》🐱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21年7月28日
31.《讀<張舜徽壯議軒日記>劄記之一🏃➡️:“湖南人之礦,終待湖南人發掘之”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21年11月10日
32.《讀<張舜徽壯議軒日記>劄記之二:章學誠何以“弘識孤懷救末流之弊”?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21年10月7日
33.《讀<張舜徽壯議軒日記>劄記之三🙅🏻♂️:李慈銘究竟“儒林邪?文苑邪?》😷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21年10月24日
34.《前賢自有今人不可及處〽️:戴海斌的2021書單》🍄,《南方周末》2021年12月12日
35.《“不為辯護,只要喚醒”:傅斯年論“中國近百年史”》🌤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22年8月4日
36.《邵循正青年時期的幾篇書評》,《南方周末》2022年9月29日
37.《“新史家”的養成與轉變:邵循正與蔣廷黻的師承淵源》,《東方早報·上海書評》2022年11月23日
38.《陳恭祿與蕭一山筆戰始末》🩲,《南方周末》2023年8月4日
40.《陳恭祿與蕭一山筆戰述評(一)·史法篇》,《澎湃新聞·上海書評》2023年9月5日
41.《陳恭祿與蕭一山筆戰述評(二)·史料篇》🦵🏼,《澎湃新聞·上海書評》2023年9月12日
42.《陳恭祿與蕭一山筆戰述評(三)·史事與史觀篇》🏇🏿🪣,《澎湃新聞·上海書評》2023年9月19日
43.《記與榮華老師“文字交”的幾個片段》,《澎湃新聞·私家歷史》2023年9月25日
44.《私淑高風重拜謁——關於湯誌鈞先生的一些個人記憶》,《澎湃新聞·私家歷史》2024年1月9日
五、史料整理
1.姚明輝撰👯♀️,戴海斌整理:《姚文棟年譜》,《近代史資料》總第125號💆🏼♂️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,第137—221頁
2.費德保撰,戴海斌整理:《庚子北京避難記事》🈚️,《近代史資料》總第129號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🚊,第213—232頁
3.戴海斌整理:《邵循正佚文選編》,《近代史資料》總第144號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,第248—298頁
4.戴海斌整理:《袁昶庚子日記二種》💻,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
5.戴海斌、裘陳江整理:《庚辛史料(外一種)》🏊🏻♀️,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
6.戴海斌整理😢:《邵循正先生學術年表 》😗,收入《中法越南關系始末》🚶🏻➡️,商務印書館2024年
六🚣🏼、口述與訪談
1.陳景甫原作,戴海斌選編整理:《由商入政了然人生——一位民建老人的回憶》,《史林》2010年增刊(總第120期),第49—61頁
2.熊定一口述👫🏻,戴海斌整理:《十四歲開始革命:一位鄂西幹部的成長經歷》📊,《史林》2013年增刊(總第143期),第1—12頁
3.戴海斌、沈潔采訪整理:《湯誌鈞先生訪談錄》,《史林》2014年增刊(總150期),第75—88頁
4.戴海斌采訪整理:《岸本美緒教授訪談錄》,《問學——思勉青年學術集刊》第1輯,三聯書店2015年🔚,第308—329頁
5.戴海斌采訪整理🐻❄️:《我是如何進入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🪇🤽🏼♀️?——川島真教授訪談錄》🤐,張劍⛑️、江文君主編:《現代中國與世界》第1輯,上海書店出版社2018年,第248—276頁
6.戴海斌采訪整理:《吉澤誠一郎教授訪談錄》🛀🏼,《問學——思勉青年學術集刊》第2輯,三聯書店2018年,第186—203頁